生活中,追剧、刷朋友圈
已经成了很多人的“睡前仪式”
看手机并不可怕
但经常关灯看手机
会让你的眼睛很“受伤”
具体会有哪些危害呢?
开护眼模式、夜间模式有用吗?
一起来看↓↓
经常关灯看手机
可能会对眼睛产生4点危害
尽管大家都知道,关灯后使用手机对眼睛不好,然而对于具体会造成哪些伤害,多数人却缺乏详尽的了解,总是忍不住还想玩。
01
出现暂时看不清
主要表现为在黑暗中长时间玩手机后,一只眼睛能看到东西,另一只眼睛暂时看不清了,要过几分钟才能缓过来,这个主要与用手机的习惯和人眼的暗适应有关。
许多人在夜晚使用手机时,习惯侧卧并用单眼浏览,尤其在房间没开灯的情况下,若突然关闭手机屏幕,可能会发觉之前看手机的那只眼睛看不到了,而另一只眼睛则无碍。这其实是人眼的暗适应现象。类似地,当我们从明亮处步入黑暗环境时,也会经历一段适应期,逐渐适应并看清周遭。
这是因为我们眼中的两种感光细胞: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。视锥细胞在强光下能迅速反应,使我们即便觉得刺眼也能瞬间辨认物体,这一过程称为明适应。相反,在昏暗环境中,视杆细胞开始发挥作用,但需要一定时间进行适应。
此外,有文献指出,长时间在暗光条件下使用手机,可能会对感光细胞造成一定影响,导致视力暂时下降。不过,这种影响大多是可逆的,经过一段时间后,眼睛的视觉功能通常能够恢复。
02
引起干眼和视疲劳
长时间使用电脑,尤其是超过1小时后,许多人会出现视物模糊、眼胀、眼痛等视疲劳症状,且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使用视频设备的时间显著相关。相较于电脑,手机屏幕尺寸更小,观看距离更近,因此眼睛承受的负担更重,更容易诱发视疲劳。
健康的眼睛,黑白分明,其中“黑眼珠”并非纯黑,而是由透明的角膜覆盖下的深褐色虹膜构成。而“白眼球”则是巩膜,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结膜,结膜上的血管通常处于“休眠”状态,不易察觉。
但当眼睛受到感染或其他刺激时,这些“休眠”的血管会充血扩张,以加速新陈代谢,这时我们就能看到眼睛里的红血丝。熬夜后眼睛发红,其实是眼睛在发出疲劳信号,提示我们需要休息。
此外,眼球表面还有一层泪膜,它主要负责滋润角膜。当我们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时,眨眼的频率会不自觉地减少,导致泪液蒸发加快,泪膜稳定性降低,从而引发眼睛干涩、酸胀等干眼症和视疲劳症状。
03
导致近视发生和发展
众所周知,儿童若长时间进行近距离的视觉活动,会导致睫状肌疲劳,进而增加近视的风险。但其实成年人过多近距离用眼,也有可能导致近视度数的增加。
特别是在夜晚侧卧使用手机时,如果长时间仅依赖一只眼睛观看,可能会导致该眼的近视度数迅速增长,造成双眼近视度数差异显著,进一步对双眼的协同视觉功能产生不良影响。
04
引起闭角型青光眼发作
青光眼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致盲性眼部疾病,其根源在于眼球内部压力异常升高,超出了眼球自身的承受极限,进而对视神经造成损伤。临床上把眼压 10mmHg~21mmHg 定义为正常眼压范围,眼压的稳定主要依赖于眼球内房水循环。
若关灯后使用手机,瞳孔会自然扩大。对于眼球结构较为特殊的人群,如眼球较小房角又窄的人来说,就可能会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,导致眼压急剧上升,从而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。一旦青光眼发作,不仅会感到眼痛头痛,更可能对视力造成不可逆损害。
晚上玩手机
护眼模式、夜间模式有用吗?
手机护眼模式主要是从防蓝光角度对眼睛进行保护,蓝光本身就存在于太阳光中,生活中的 LED 灯、液晶显示器和手机屏幕都会释放蓝光。
依据波长,可将蓝光分为较短波长蓝光(400至440纳米)和较长波长蓝光(440至500纳米)。一般认为较短波长蓝光能量高,有可能造成眼底损害,而较长波长蓝光对我们的暗视力和昼夜节律是有好处的。
而我们日常用的 LED 光源峰值光谱多为450至500纳米,而就手机屏幕的照度而言,通常倒不太需要担心会对眼底造成损害。
手机的夜间模式,通常是设置的屏幕亮度会随着环境光源亮度而相应调整,如房间暗,手机屏幕的亮度也会变暗,理论上来说,会让人的神经放松,逐渐过渡到睡眠状态。
但如前所说,这种暗光对眼睛却不甚友好,因此,晚上刷手机只是依靠护眼/夜间模式,其实是不太行的。
刷手机时做到这3点
对眼睛更友好
很多人都有睡前刷手机的习惯,尽管完全戒掉这一习惯颇为困难,但注意以下几点建议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眼睛的伤害。
01
调整环境光
睡前如果一定要刷手机,开灯玩,更安心:无论是柔和的台灯还是背景灯,都能为眼睛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,减少周围环境和屏幕的亮度差,会更合适。
02
注意用眼姿势
姿势要对,伤害减半:最好不要躺着玩,靠坐着相对更好些。眼睛与手机距离不要太近,以自己舒适的相对远一点的距离会更好。如果一定要躺着玩,也不要侧躺,要让双眼和屏幕距离相同。
03
控制用眼时间
定时休息,给眼睛放个假:可以采用 20-20-20的原则来休息,就是用眼20分钟,至少20秒,闭眼或看看远处都可以。
如果发现自己眼睛红红的,觉得眼干眼涩等不适,那就要引起重视,你的用眼已经超负荷,需要好好调整下了。
综合:人民日报、科普中国、杭州发布
来源:紫金山新闻
特别声明: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,只供参考之用。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和完整性。如有侵权请联系qq客服删除,3372575805谢谢合作!